初期的網校是非常需要一個網校運營方案去支持的,只有定下一個方案,才能讓網校向著那個方向不斷的前進與優化。今天我們來談談怎么制定網校運營方案?從哪方面去入手?
一、內容運營——全面性的課程內容策劃
教育作為一種剛需,在動機上往往存在很大的主觀性。想要抓住用戶,更多是要依靠內容的質量。這就首先要求內容運營在內容策劃上多下功夫,包括講師的挑選,內容的專業性、適應性,課程的完整性等方面。
1. 講師挑選
講師的專業水平作為課程的保障,同時也是產品初期拉流的關鍵。一個好的講師可以為產品前期貼上專業的標簽,通過這種方式既確保了平臺對于內容數量的要求,同時在簽約時可以對講師的課程內容質量和完整性做出要求。
2. 內容的專業性和適應性
這一方面這里就不多提了,不同的行業領域在這方面都有不同的調性。作為一個內容運營先要清楚自己行業的調性,并在這個調性范圍內,保持與當前社會熱點和大眾心理的適應性。
3. 課程完整性
這里不光是指課程內容的完整性,還包括課程的配套資源、反饋元素等等。如果內容運營在課程設計時沒有考慮到這一完整性因素,用戶往往是看完即走,對于運營人來說大大減少了用戶在產品的停留時間,對于用戶再審來說也無法達到滿意的學習效果。因此一整套的課程至少包括課程本身、配套資源和反饋元素。
二、用戶與社群運營——建立有效的考評機制,及時對用戶進行反饋
前面第一點在內容運營中我們提到了課程的反饋元素,反饋元素延伸下來也就是一種用戶與社群運營的反饋機制,在在線教育APP中我們可以稱其是一種考評機制。當前,缺乏考評機制或考評機制不可靠,一直是在線教育的一大詬病,要想在教育類平臺中脫穎而出注重考評機制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么是在線教育中的考評機制。
在線教育中的考評機制就是用戶在通過學習后得到的客觀評價,是衡量用戶學習效果的手段。可以從這兩個角度考慮,第一是客觀評價反饋,第二是學習效果展示。客觀評價決定了我們考評需要采取的具體方式,而學習效果則對我們采取的方式進一步提出了要求。
那么我們可以采取的具體方式有哪些?
1. 利用用戶行為數據分析,給用戶形成客觀反饋
一件事做了多久,做到什么進度,往往用戶自己很難衡量,而產品利用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是可以做到詳細記錄的。一門課程什么時候關注過的,學習了多少課時,上一次觀看到第幾分鐘,這些細節性的數據都可以給用戶帶最來直接的學習成果反饋。同時通過打卡,分享等方式產品可以很好地滿足用戶的虛榮與強迫癥心理。
2. 設置課后作業、小節測試等,提高用戶學習效果
就像我們接受過的中小學教育,每天上課結束老師都會布置作業,作業會不會做,直接反映出課堂的學習效果,同時作業也是一次鞏固學習內容的機會。在線學習也是如此,通過設置作業或者測試的方式“強迫”用戶進行反饋,反而更受到用戶青睞。這一點對于一些大學認證課來說尤為重要,目前中國大學慕課、學堂在線等高校在線學習課程都設有這種機制,包括時下流行的薄荷閱讀產品也采用了“閱讀+測試”這一模式。
但這種機制要想運營的起來,需要考慮的就是作業由誰來出?批改由誰來做?這就又回到了簽約講師的問題。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套機構運維的方式我們稍后也會說。
3. 利用社群開展討論,為用戶提供學習效果展現方式。
社群討論、發貼等方式也是側面考察用戶學習效果的一種手段,是用戶學習效果的展現方式。單純的讓用戶對單一視頻課程進行無交互的評論起不到太大的作用。需要建立起一個與課程直接關聯的社群才能激發起用戶對于學習內容的討論。因此這里需要有一套學習社群機制來促使用戶更深度的進行學習。
三、渠道運營——開展機構用戶的渠道運維
常見的學習類產品都以2C的模式為主,而2B的模式在在線教育中仍有很大的市場,用何種模式來打通學校-教師-學生這一垂直渠道是產品運營轉折的關鍵。這里重點討論一下機構用戶的運維模式。
簡單來說,機構運維模式建立在數據庫的運維模式上,首先我們把課程數據庫賣給學校,對它有一個資源量、資源期限、使用環境的授權。在這個授權范圍內,學校也就是機構用戶可以任意分配它所擁有的內容;分配方式可以是層級分配也可以是跨級分配,在開發前一定要明確各級賬號的權限。
以上就是網校運營的全部分享了,大家可以綜合自己網校的情況,按以上這種方法去運營,如果不出什么差錯,肯定會有一個比較顯著的效果的。好了,關于網校運營方案分享就到這里,希望能幫到大家。